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,是采用集成電路技術把CPU、RAM、ROM、定時器/計數器等多種功能集中到一起的小型計算機系統,其中就離不開晶振。通俗地說,如果 沒有晶振,就不會有時鐘周期,而沒有時鐘周期,就無法執行程序代碼,單片機就無法工作。也正因此,晶振廠家的客戶,很多是單片機的生產商。
單片機工作時,是一條一條地從ROM存儲器中提取指令, 并一步一步地執行。單片機訪問一次ROM的時間,稱之為一個機器周期,這是一個時間基準。—個機器周期包括12個時鐘周期。如果一個單片機選擇了 晶振廠家的 12MHz晶振,它的時鐘周期是1/12us,它的一個機器周期是12×(1/12)us,也就是1us。
MCS—51單片機的所有指令中,有一些完成得比較快,只要一個機器周期就行了,有一些完成得比較饅,得要2個機器周期,還有兩條指令要4個機器周期才行。為了衡量指令執行時間的長短,又引入一個新的概念:指令周期。所謂指令周期就是指執行一條指令的時間。例如,當需要計算DJNZ指令完成所需要的時間時,首先必須要知道晶振的頻率,設所用晶振廠家的晶振為 12MHz,則一個機器周期就是1us。而DJNZ指令是雙周期指令,所以執行一次要2us。如果該指令需要執行500次,正好1000us,也就是1ms。
機器周期不僅對于指令執打有著重要的意義,而且機器周期也是單片機定時器和計數器的時間基準。例如一個單片機選擇了晶振廠家的12MHz晶振,那么當定時器的數值加1時,實際經過的時間就是1us,這就是單片機的定時原理。 單片機離不開晶振,因為晶振為單片機提供了時間基準,讓整個電路乃至電子產品都能工作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