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18年以來聯想多次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,我們無意去論述誰對誰錯,但聯想的發展過程卻是有許多值得晶振廠家探討和學習的地方。因為和電腦行業一樣,晶振也幾乎是從一無所有開始起步,兩者相似的地方太多了,尤其是在發展道路上。
晶振廠家:不管貿易做得多好,還是要回歸到技術
我國的晶振起步晚,早期都是從貿易做起,即便是發展到今天,我國成了晶振主要的研究、生產和消費國,依然和國際上知名晶振廠商在技術上具有一定的差距。聯想也是做貿易起家,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電腦廠商,可謂風頭無二。但為什么會受到大家的非議?除了當前的一些問題,還是要追究到最開始的時候是走“貿工技”還是走“技工貿”的道路。在我看來兩者都是一定的道理,而且貿工技的道路在當時似乎還是比較合理的,只是最終并沒有在“技”上下多大的功夫,以至于到了現在在技術上還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。
科琪科技:現代電子產品尤其是手機離不開貼片晶振
就國內的晶振發展而言,雖然發展很快,但大多還是停留在“貿”上,只有少數在做“技”的投入。這一方面是技術研究確實需要長時間的投入,慢工出細活,另一個方面就是普遍對于技術的不重視。貿易固然可以在短時間獲得更大的利潤,有利于晶振企業的存活,但長期以往不利于晶振廠家的發展。以臺灣晶振行業的發展為例,雖然經常引進技術,可以及時批量生產,但取得技術性突破的也寥寥可數。我們在2018年經歷過中興事件后,普遍都加強了對芯片行業的重視,加上近年來國民收入增加和電子行業的突飛猛進,必然會帶來晶振的又一波巨大發展潮流。晶振廠家只有在這波潮流中把握好機會,苦練技術內功,才能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不陷入被動局面。
編輯:科琪科技